华为一年出几款手机

发布时间: 2023-02-23 08:03 阅读: 文章来源:转载

华为作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对于我们如今这个信息产业时代的贡献毋庸置疑。不过,华为之所以能被大众所熟知,则是在于其推出了家喻户晓的华为和荣耀手机。虽然因为某些原因目前华为的手机业务沦落为「副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华为手机过去的「上位史」中,重新认识这家公司。

要分析华为手机业务成功的原因,不能脱离使得其成功的华为公司这块肥沃的土壤,更不能脱离其创始人独特的个性和人生经历。可以说正是任正非前半生的人生经历,在塑造华为这块独特的土壤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如果将华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华为手机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果树,其根植在华为精神、管理的土壤中。所以想要知道华为手机业务这棵大果树为何能够果实累累,得先了解华为公司这片土壤以及主要耕种者的经营思路。

重新认识任正非

毫无疑问,相对于马云、俞敏洪等人来说,任正非是目前中国企业家中最低调的。不像马云过去经常做客各大论坛和电视节目,我们对于任正非仅在于其一年中仅有的数次露面或者新闻发言。

不过,虽然任正非不常在「江湖」出没,但是他的名声却盛传于整个互联网江湖。深夜不带助理在机场独自打车,在华为食堂排队打饭等等事迹,构建了这个上万亿市值公司创始人在大众心中的亲民印象。

有人会觉得这是「作秀」,但是对于从贵州大山走出来的穷孩子任正非来说,却是再自然不过的行为。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小学和初中在家附近的山村学校度过。小时候的任正非每天放学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放学后和小伙伴一起听评书《隋唐演义》。

上高中时,任正非遇上了那个时代的粮食短缺问题,据任正非回忆,在家复习时他书桌前的瓦罐里装着全家人的口粮,即使再饥饿,他也没有抓里面的口粮吃,否则「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由于任母采取了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才让任家兄弟姐妹七人都活了下来。而这也成为任正非后来,将华为打造成一家「以奋斗者为本、提倡艰苦奋斗的员工持股型企业」的源头。

忍饥挨饿度过了那个极为艰难的年代,19岁时任正非以中上的成绩考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开启了另一段人生。小时候这段艰苦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任正非坚毅的性格,为其以后在创立华为后遇到那些看起来过不去的槛,能够不轻言放弃,打下了性格上的基础。

上了大学的任正非学习极为刻苦,不仅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业学科方面下了苦功,而且还修习了哲学以及3门外语。值得一提的是,上大学期间,任对于毛泽东思想很迷恋,他将4本厚厚的《毛泽东选集》视作珍宝。除了对毛泽东的著作手不释卷,任正非还特别喜欢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后来领导华为在「巨大中华」的混战和与外国通信巨头的对战中,展现的军事智慧的源头之一。

不过,任正非领导华为时展现出的军事智慧,不仅仅是来自于书本,还在于其经历。大学毕业后,任正非选择了入伍当兵。当时任正非的职业定位十分明确: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才能有机会。

而当兵,是当时三大主流职业「工农兵」之一。不过,由于任正非父亲曾经在国民党军界中担任过文职,成分并不好,所以在那个讲求「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任正非虽然在部队表现优秀,成为基建工程兵中的佼佼者,但是因为其成分问题,除了「学毛著标兵」的口头嘉奖之外,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奖励,这也养成了任后来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心态。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到来,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裁军」。任正非在部队虽然是学习标兵、表现优秀,但是考虑儿女的前途,他还是选择了转业。1982年,任正非离开军队,进入南海石油集团,开启了另一种生活。

在南油,任正非很快凭借出色的业绩,成为独当一面的经理。但是,所谓商场如战场,虽然任当了十多年兵,但是对于商场的险恶程度还是估计不足:在一项意外的经济往来中,任被一家居心不良的外贸公司骗走了200万元。

有时候,上帝给你关闭了一扇窗,往往会给你留一扇门。但是这扇门需要自己去寻找。我们没法假设如果任正非当时不被骗,会不会创立华为,但是毫无疑问,这件事促成了华为的诞生。

华为的成功不可复制

1987年,身负巨债的任正非联手在商海结识的五位好友,六个人筹集了两万块钱,正式成立了一家名为「华为」的公司。

早期的华为基本上是什么赚钱干什么,比如说卖减肥药、火灾设备。在逐渐摸索的过程中,任正非了解到一个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行业:交换机(当时打电话必须用到的一种设备)。

创立华为时,任正非43岁,正是一个人精力、经历和经验都达到完美平衡的黄金岁月。在这个年富力强的时候,任虽然身负200万欠款,但是压力即是动力,这成为了华为拿下第一桶金的关键原因。

很快,华为成为了香港鸿年公司HAX交换机的代理商。当时,以销售HAX交换机为主的大陆企业有200多家,市场很混乱。而华为在服务上下了很大功夫,因此备受客户赞誉。

当时的任正非创业相当拼。创业第二年时为了给客户送货,任只身一人扛着40台程控交换机,从深圳一路坐上千公里的火车到武汉。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任正非见到了当时国内极少数研究程控交换机的专家。这位专家不仅是如今华为副董事长郭平的导师,也是后来被称为「中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之父」邬江兴的老师。

华为代理的交换机通过用户口口相传,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是如果任正非满足于此,绝不可能成就如今的事业。当时的华为虽然已经初见起色,但仍然是一家靠倒买倒卖的「二道贩子」公司。

在当时的深圳,很多这样的「皮包公司」老板们,一般都是「早上皮包水(喝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堂)」,过着属于「先富」的舒服日子。但是,任正非并不满足于此。在摸透了交换机的销售门路之后,任正非组织起一个「攻关团队」,开始搞研发,以解决当时交换机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

经过一番艰苦研发,第一个属于华为自己的研发产品正式问世:HJD48交换机。由于质量好、价格便宜,这一交换机在此后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让华为获得了超过1亿元的销售额。

随后,华为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程控交换机、局用交换机JK1000、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到万门机,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研发创新。可以说,正是华为与时俱进地研发出一款又一款符合时代要求和客户需求的产品,才成就了如今的华为。

不过,光有研发创新并不能够成就如今的华为。研究华为在中国乃至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的上位史会发现,无论是面对国内同为「巨大中华」(指当时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四大通信制造厂商: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的「土狼」对手,还是挑战体量大好几倍的贝尔、AT&T、阿尔卡特等「狮子」强敌,华为都显示出了一种无往而不胜的状态,这背后其实和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和商场智慧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我翻阅华为的历史发现,几乎每一次的关键抉择关头,都能看到任正非不亚于一个军事统帅的优秀战略家本色。毫无疑问,这和其喜读毛著和各种历史、军事著作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在战略执行层面,以「狼性」著称的华为,无不是受到任正非幼年的苦难人生和从军经历的影响。

回顾如今华为的组织形态特征,都不难在任正非的身上找到历史源头,因而如果想要复制华为的成功,拥有一个像任正非这样的创始人和统帅,必不可少。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虽然华为不可复制,但是并非不可借鉴。

什么成就了华为?

孟子将作战成功的条件分为三大类:天时、地利和人和,如果说什么成就了华为,那么毫无疑问也是这三大条件。

天时,指的是机遇和趋势。从抓住早期的交换机大潮,到成为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巨头,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傲立于一个又一个潮流,推出一款款创新产品,打下了如今的「华为帝国」。

这背后除了时代的机遇,还在于任正非和管理层对于趋势的判断和坚持。当初华为在小灵通和3G通信WCDMA之间的选择,很能说明问题。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都会对小灵通有多火,记忆犹新。火遍大街小巷的小灵通,当时全球用户量超过1亿,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这对于00后小朋友们来说,还是有些陌生。我们不妨这样来看,被称为「小灵通之父」的吴鹰,曾经是马云和孙正义之间的搭线人。此外,在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在一个酒桌上,吴鹰一手搭在马云肩上、另一只手搭在马化腾肩上,似乎在劝解两人,而在一旁的李彦宏,则看得津津有味,可以说这张照片很传神地道出了吴鹰的江湖地位。

回到华为。当初华为只要投入2000万和30个技术骨干,最多干半年就可以研发出「小灵通」,带来上百亿的年收入,但是任正非坚决选择了3G技术WCDMA。当时眼看着小灵通的运营公司UT斯达康快速崛起,而华为在2002年时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面对内外部压力,任正非对3G技术的态度异常坚决:华为不会放弃任何的商业机会,但我们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

2014年,任正非讲到放弃「小灵通」对此带来的巨大压力时,痛苦地表示:我当年精神抑郁,就是为了一个小灵通,为了一个TD,我痛苦了8~10年……

可以说,正是任正非在趋势判断上的远见和坚持,才成就了如今华为的高度。

而对于地利来说,华为在早期扩展市场的时候,特别擅长使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结合华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客户之上的原则,这让华为在强敌面前,实现了商业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竞争。

华为的「人和」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

「华为年薪百万招天才少年」的新闻屡见不鲜,而「全员持股」的故事,也多为人津津乐道。一方面,华为通过鼓励员工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达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华为又通过高工资、高福利以及员工持股的方式,展现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精神。

可以说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驱动华为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