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电脑版

发布时间: 2023-09-08 23:55 阅读: 文章来源:3P8038IOPNY

王如晨/文

摘要

增长与治理

正在释放的规模经济效应

亟待重新认知、价值重估的喜马拉雅

7月的喜马拉雅着实有点疯狂。

从《哈利·波特》到《神奇树屋》,从《梦华录》到《十万个为什么》,从牵手中华书局打通众多经典原声再到数字藏品“美藏”上线预期,这家“耳朵经济”领军企业的精品优质内容创新,如火如荼,生机勃勃。

若算上4月以来诸多动作,它甚至是半年多来本地互联网业最为活跃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

这给外界带来一种反差。

它刚走出不利传闻的迷雾:6月下旬,消息说它已暂停IPO。有人借此反复渲染其面临的亏损挑战。

反差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为便于展开分析,先从IPO话题切入。

3月底招股书更新后,逻辑上,若无特殊情况,上半年挂牌不难。但外部变化措手不及:战争、全球通胀、供应链危机持续溢出,本地疫情接连引爆。尽管4~6月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整体向上,仍重挫许多行业。喜马拉雅无法置身事外。事实上,招股书风险项已做过提示。

这应是截至6月上旬未见IPO具体进展的原因吧。它应该在评估最佳时机。6月下旬,上海公布7月解封消息。恰值暑期经济与下半年旺季揭幕,人们有理由相信,形势有望转暖。

这时,喜马拉雅传出与基石投资者谈判消息。不过,口风甚严,强调“如进展顺利”,月末将推进IPO。这说明,仍在评估时机。随后说是基石投资者热情不高、IPO暂停,其实更像利益相关者的评估。毕竟,一些压力因素需要消化:Q2经济指标疲弱,许多香港科技股业绩不佳,本地疫情又呈多点分布。

港交所官网上,喜马拉雅IPO申请状态至今仍是“处理中”。这是重新评估与择机的信号。

夸克认为,所谓疯狂与反差,既是已定的战略落地,又藏着回答重大问题、传递投资价值、匹配IPO进程的意图:

一、多维度增长与治理诉求。

二、亏损背后,正在释放的规模经济效应。

三、亟待重新认知、价值重估的喜马拉雅。

内容战略背后的增长与治理

我们能很自然地感知到,内容拓展之于喜马拉雅获客与转化的价值。后者可是IPO估值的核心指标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月活已达2.68亿。其中移动端1.16亿。灼识咨询数据显示,移动端月活名列在线音频应用市场第一。2021年末,荔枝月活仅5410万。

不过,喜马拉雅越来越不将荔枝这类视为PK对象。它着眼的是整个音频生态。相比它的形态,荔枝、蜻蜓显得单薄。尽管用户规模远不及BAT、抖快、拼多多、美团们,但喜马拉雅与B站接近,并大幅领先知乎、小红书等一众活跃平台。

作为估值的核心指标,用户增长依旧是现阶段焦点任务之一。

以PGC+PUGC为主的优质内容,可增强平台口碑,强化粘性,带动用户增长。考虑到暑期经济与下半年旺销季节来临,它不可能忽视关键的增长机会。

内容建设亦直接影响IPO估值的另一核心指标:营收。

喜马拉雅营收主要靠订阅(会员与付费点播)、广告、直播及其他服务。其中订阅占比最高,2021年达51.1%。2021年,公司付费会员1440万,同比增52%。

业内不断提醒莫过度依赖订阅。实际上,从用户规模于本地互联网用户渗透比、会员渗透比看,还有很大空间。PGC、PUGC内容供给,有利于拉新、转化,推动订阅增长。

即便面对存量,也需要持续强化ARPU值。它比单纯的会员增量更关键,能持续平衡获客成本与未来人口红利弱化挑战。

“如果无法持续吸引和留存用户,并提高增加用户的付费,公司业务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招股书着重做过强调。

内容建设与广告业务的关联同样紧密。2021年,这块营收占比已超过25%,仅次于订阅。

依托优质海量资源与数据算法,喜马拉雅AdSounds可提供精准、高效、智能化的数字营销方案。而随着长音频扩增,用户时长进一步增长,效果广告有望走向品效合一的大闭环。

此前,市调机构尼尔森IQ《网络音频媒体价值研究》引用了喜马拉雅声音流贴片案例:闭屏状态下,任意节目时长超过8分钟免费专辑,每期节目自动切换过程中,面向非会员、会员用户的30秒声音广告流正强化品牌在用户中的听觉+视觉印象加成,支持品牌实现跳转转化。

品效合一,不仅可丰富对外服务,也能为自身交易业务创造增长商机。

此外,灼识数据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音频内容总收听时长17441亿分钟,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68.3%。这是一个强悍的数字。它隐含着规模效应。不仅提升转化,更可持续优化毛利结构。招股书里,公司毛利率每年提升逾5个百分点。

内容驱动的增长还有更多。很多不易觉察。比如它有利于提升开放平台的感召力。我们在喜马拉雅2021年度生态合作伙伴评选大会上捕捉到:除内容合作伙伴,平台还融汇了大量终端、工具、应用开发者群体。这是生态增量。未来,物联网终端链接数、行业场景渗透数、应用开发群体规模,有望成为重估价值的核心指标,并关涉着技术沉淀与2B业务版图。

你不觉得,7月以来的内容创新,已回答了涉及IPO的核心问题么?那就是如何增长。

至于内容与平台治理,不难理解。PUGC、PGC能持续消除UGC一些弊端。多年来,诸多同业都曾备受困扰。荔枝尤甚。而持续强化的监管与ESG,已使得平台治理变成业务一部分。

亏损背后,正在释放的规模经济效应

这确实是喜马拉雅一个核心话题。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8亿、40.8亿、58.6亿,经调整年内亏损分别为7.5亿、5.4亿、7.6亿元,累计亏损20.47亿。

2021年,亏损、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被视为两大压力指标。

一些行业人士习惯贴标签,反复说“烧钱换流水”。

“烧钱换流水”的模式,我们在“千团大战”年代看到过。

判断“烧钱换流水”的一个方式是,看平台是高度耦合的双边或多边机制,还是单方反复透支、不可持续的营销策略。

以早期团购为例。你跟某饭店勾兑好优惠券,通过高额补贴引流,拉人狂吃狂嗨,吃出很高数据。最后沉淀的却是:1、纵容出一批习惯等补贴、没有忠诚度的消费者;2、商家收益有限甚至亏损,没有消费者资产,不是真正的闭环,用户缺乏留存转化,对平台爱恨交加。

喜马拉雅亏损逻辑并不相同。它的亏损主要来自巨额内容成本与营销支出。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营销开支分别为12亿、17亿、26亿,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5%、42%、45%。创作者收入分成与版权成本次之,分别为10.6亿、15.5亿、19亿,过去3年于总收入占比为39.5%、38%、33%。

但你应注意到,喜马拉雅有承接、留存转化能力。它的获客不是靠补贴(当然有促销),而更多依靠内容创新,尤其PUGC、PGC模式。它以成本高昂的内容投入持续强化留存、转化。

UGC模式下,喜马拉雅是经典双边平台。随着PGC、PUGC强化,它已是一个多边机制平台。优势在于,平台生态要素既独立又相互依存,一方价值体现在多边互动、协同的关系中。

这种平台对于要素的多样性、丰富性、规模化、协同创新有较高要求。在达到一定规模门槛前,会承受巨大成本压力。一旦越过门槛,就会产生强大的规模效应与网络乘数效应,持续摊薄成本,创造丰富而稳定的收益。我们在淘系身上看到过这种脉络。

在夸克看来,喜马拉雅正踏上一个新的规模门槛,效应亟待释放:

1、全品类音频内容与海量SKU;

2、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1351万(截至2021年底);

3、累计用户4.7亿,月活近2.68亿(截至2021年底)、付费用户超3500万;

4、营收58.6亿(截至2021年底)。

2021年,同业荔枝FM营收21.2亿,同比增41%;而喜马拉雅营收58.6亿,同比增43%。规模大,增速不减,付费用户增长显著。

当然,你可能会说荔枝已连续两季盈利。从赚钱角度说,好事。不过更像是IPO后的妥协。作为上市公司,荔枝很难回避资本市场压力,为短期数据奋斗。这会延缓长期战略目标。它的微薄的盈利更多建立在投入缩减基础上。

在营收规模、月活远不及喜马拉雅前提下,荔枝并未展现出更高增速,2021年落后两个百分点。

追求短期盈利,也未必能获资本市场认同。自去年2月盘中创下16.75美元(对应市值8.5亿美元)后,截至最新交易日,荔枝市值已缩水至5995万美元,约合4.05亿人民币。

喜马拉雅的模式,看似耗资较重,但多边机制有利于整合广泛的生态要素,协同创新,驱动产业更快越过一个规模化门槛,通过规模经济持续摊薄成本,从而进入更可持续的发展周期。

未来一段,它的重心仍将围绕内容生成、用户增长及留存转化、精细化运营展开。这决定了成本结构。

我们当然并不标榜亏损有理。一个企业终归还是要走向盈利。喜马拉雅也不可能甘于亏损。

它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收窄。有的措施立竿见影,比如人力优化、削减部分费用,有的则有间接效果,比如强化精细化经营,提升效率。不过,更可持续的,还是要通过内容、技术、运营、生态创新,壮大规模,通过规模经济摊薄成本压力。

补几句。媒体总觉得投资人只关注亏损。其实更重增长与盈利预期。若说谨慎处,经营性现金流反而更受关注。它能反映实际的经营能力,而不止满足于要素增长。2020年,喜马拉雅这指标3年来首度转正,2021年重新转负。2022年,它应该会着力化解这一压力。

亟待重新认知的喜马拉雅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判断,喜马拉雅此刻密集的内容动作,短期有匹配IPO进程的用意,长期则符合音频频生态整体战略。

至于它将重新选择哪个时机挂牌,比如暑期后“金九银十”还是年末甚至延后,除了宏观面、疫情、资本市场行情因素,还有一重,那就是,如何对外展示更具潜力、更为独立、更可持续的投资价值。

它涉及到外界对喜马拉雅所在赛道、商业模式、未来生态的重新认知。

尽管90年代末本地就有传统电台音频上线、PC互联网时代还有不少播客,若以今日3家主流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蜻蜓、荔枝观察,截至目前,这一赛道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工具阶段(2011-2014)

简单聚合电台、资讯、读书、娱乐等内容的应用。当然并不否认有原生的内容生成探索,包括UGC、PGC甚至PUGC案例。

2、从工具走向内容平台(2015-2021)

UGC模式流行,随后融汇更多PGC、PUGC,并开始覆盖更多内容品类,商业化探索也开始丰富多样,其中以喜马拉雅最为典型。

3、“音频+X”生态(2022年——)

内容品类趋于完整,开始打通音频内容全链数字化,并持续落地更多垂直行业场景,形成耳朵经济。而基于数据、智能技术,整个音频行业已有诞生强大数字基础设施平台的迹象。

简单描述一下,是想让你看到,这个行业的价值空间,早已不是喜马拉雅们诞生周期(2011~2013年)的局面。

记得2014年,本地音频市场规模不过30亿。2019年,约100亿。不要说无法与电商、游戏、本地生活等赛道相比,即便只与音乐、视频以及直播比,也更像陪衬。

工具定位很难获得更高估值,独立走远。过去10多年,很多工具类公司一度红得发紫,随后沦落。它们变现更多基于流量广告,或能持续盈利,甚至比其他应用更易走向全球,但因寄生在其他平台,只能顺应人家规则,一有变化,便大幅震荡。猎豹们的波折最典型。

从工具走向内容平台,属常见路径。这一步富有挑战。因涉内容采买、制作、分成、获客,资金压力重。

UGC成本相对低,但变现、治理会遭遇挑战。音频平台都会融合PGC、PUGC,成本变重。今天三家主流平台中,蜻蜓重PGC+PUGC,荔枝重UGC,喜马拉雅则是PGC+PUGC+UGC的完整模式,它的综合性、全品类近似一个音频业的淘系。这也导致了变现方式与规模差异。三家中,蜻蜓诞生最早,喜马拉雅其次,但后者各项指标均大幅领先行业。

从工具到内容生态,音频平台估值空间逐渐打开。它有着匹配移动互联网周期的估值基础,尤其用户、营收、增速等指标。

沿着内容精耕,音频服务正日益成为整个IP转换的枢纽。我们看到,很多版权内容、IP经由音频化后,转向影视、动漫、游戏泛娱乐等更多互娱领域。

但我认为,从工具到内容,远非音频平台的终局。“内容”标签并不能完全容纳音频生态、耳朵经济的真正内涵。

这与音频两重属性有关:其一,内容、媒体属性;其二,技术属性。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同样两位一体。

两重属性,结合音频服务的伴随性、平行性,所谓“音频生态”、“耳朵经济”,其实也是“音频+X”的商业服务形态。音频既是核心业务,也是未来的2B基座。X则代表更多场景,尤其垂直行业。

这一结构中,音频内容当然关键。但面向未来,也只是平台上的关键品类之一。技术属性将驱动音频平台变身为撬动B、C两端的全新的数字化平台,落地更多场景,解决社会问题。

两年来,我们看到,在车载、物联网之外,喜马拉雅音频内容开始涉入更多垂直行业,并且已初步建立起生态开放平台。

建议关注一下喜马拉雅开放平台。尽管尚未定义、区隔更多行业,但我们从其内容解决方案、开发者生态、运营中心、技术体系中看到了丰富的场景。截至目前,它的开放平台早已为企业、个人提供开发服务,面对前者提供API与SDK等多重接入,面对后者主要是SDK。

2022年1月,喜马拉雅举办了2021年度生态合作伙伴评选会。看似一场普通的活动,却对外展示了截至目前音频生态的多样性、丰富性,不仅覆盖内容合作伙伴、创作者、TP型伙伴,还有软硬件网络一体的终端、开发者生态(APP与小程序等)。

始于音频的喜马拉雅,正在超越音频。

无论什么场景的数字化,都离不开数据、入口、交互、协同。许多数字化服务,更是着力于解放双手与眼睛。语音服务几乎渗透全链路的数字化过程。

不止如此,在许多海内外人士眼中,智能语音技术也是构建web3.0、元宇宙世界的底层技术。一段时间以来,炫目的“数字人”应用案例中,热闹的视频渲染背后,AI语音技术不可或缺。

不要觉得这是概念。喜马拉雅早已开始借助核心技术落实前沿探索。本月,公司旗下数字藏品平台“美藏”将正式上线,并于当日重磅首发一期数字藏品《华山图》。

它正在展示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你可能觉得,同样起步于2010-2013年移动互联网爆发期,为何这一行业不像其他领域那样规模化速度更快,估值更高。截至2021年,独立形态的音频,本地营收规模不到260亿,远不敌其他细分领域随便一个单体公司的营收规模。

我认为,这恰恰说明了音频作为底层技术的价值。它的伴随性、平行性、链接力,适用的场景更多、更广,而生态构建更难、更为复杂。

2022年,已到一个新的节点。

这决定了喜马拉雅未来新的估值空间。它不止音频内容平台。这一概念根本无法涵盖一种音频业数字基础设施服务的价值。

到了重新认识喜马拉雅与整个音频业的时刻了。

当然,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一切都急不得。除了基于内容生态生成的技术、方案、开放平台,它还需要面向更多行业持续沉淀引擎、算法、数据智能等能力,甚至构建完整的IaaS、PaaS、SaaS层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内容建设,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之于喜马拉雅,就像电商场景之于阿里、餐饮外卖场景之于美团、社交/游戏之于腾讯。

喜马拉雅诞生于2012年8月。下个月,它将迎来10周年庆。这一时间节点,与其内容、技术、生态创新动向结合,再加上IPO预期以及正在转暖的外部环境,不排除促成一场无法忘却的商业记忆。

最后,你可能会说,本地腾讯、百度、网易已涉入音频业,海外苹果、亚马逊、谷歌也是如此,巨头可能瓦解、蚕食独立的音频生态。

这是违背常识的逻辑。

人口红利弱化、流量见顶周期,巨头涉入其中有利拉新、丰富内容品类、提升平台体验。但放在庞大生态中,只是一种模块补充,不可能聚焦、倾尽全力。何况隐含各种成本。

音频之于喜马拉雅,则不止主业概念,更是构建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核心支撑。相比巨头们,眼前营收体量虽小,却聚焦、专注。

巨头相继涉入,反倒从侧面印证了这一领域的投资价值。

10岁的喜马拉雅,已站在诞生以来的关键门槛上。7月的疯狂与反差,在我看来,不过是同一目标下不同维度的反应而已。它回答了事关IPO的重大问题。大概是好事近了。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